孤山水之居山飲壑
袁慧莉(袁澍)2000年首次個展《居山飲壑》創作自述
【 居山 】
1992年,因為結婚,從自小生長的台北城搬到更北的一個漁村小鄉——金山山上,開始過著與雲山海景為鄰的鄉居生活,這個變化非常大,從人聲鼎沸、樓房林立的都市轉換到人煙稀少、墓碑羅列的山頭上,不但離群而且更接近沈默的死亡之境。
一開始居住的房子是金寶山上的一幢古厝,厝前有兩棵松樹、一潭魚池及寬闊的綠色視野,遠方是北海岸連接一汪大海,早晨向左面海迎接晨曦,傍晚向右看山目送夕陽,視野清晰時還可看到九份山城夜燈層層密排閃爍如貴婦胸前成串的豪華鑽鍊。這古厝原本是墓園用來放置骨灰的陳列所,是沒有人願意住的地方,但我的丈夫卻住得挺有滋味的,我住進來之初並不知道這屋子的歷史,因為沒有人敢告訴我,直到住了一陣子之後我才知道,但我並沒有被嚇跑,因為,四周的美景早已遮蓋了陰森的傳說,而我認為能住在那雲霧供養的老房子裡是個福氣。
從視野狹隘的都市搬到一望無際的山與海之間,有一整個山頭供我散步,我更接近自然的各種生命、泥土的力量以及生命的本然,生活與大自然是那麼的貼近,我所有的感動是來自貼身的接觸,而不是文明的資訊,第一次我感到我的存在是那麼地踏實,我呼吸的空氣是那麼的原味。我好像一個新生兒,恣意地品味着我的新生活,一切都那麼新鮮。
曾經在晚上坐在松樹下看夜空的星星,聆聽寧靜:在黃昏躺在石頭上看東方月亮的初光,西邊山那頭太陽還留戀着,整個天空的色彩既暖且冷,融合成一種頗為詭異的氛圍,前方大海與天空相接於海平面,此時不禁吟起陶潛的詩:「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這詩境竟是常常在我的生活中呈現,怎不是一種福氣?
這裡的晨昏寒暖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少了塵囂,多了寧靜安詳,因為與墳墓為鄰,有時我會去探訪一下這些安靜的鄰居,看著這些各自不同的人最後安息之所,然後選一棵樹下靜靜地坐著,想著這些人生前該是何等光景,最後一坏土一方碑。人生忙忙碌碌,最後仍是屬於寂靜、而人之寂靜與自然之寧靜復歸於一,這才是最終的真實。一塊小小的墓地,是最終擁有的一切,而前的所有呢?我抬頭看天上的浮雲每一秒變換着雲姿,來來去去,這裡就屬這雲是最不安份的鄰居了,熙來攘往地像許多人的人生,看似忙碌熱鬧,其實什麼也沒留下,或者什麼也沒帶走。我倒寧願是那些山了,安靜穩重但恆久,平凡包容但實在。
金山位於台灣北端,後靠七星山脈,前鄰野柳岬海岸,每到冬天東北季風吹起,整個金山開始多雨多霧的季節,尤以這片山頭最為嚴重,當雲系厚重地越不過七星山脈,便滯留沈在這塊山頭的凹壑中,久久無法散去。山上被一團迷霧覆蓋,別說遠山遠海的視野,就是一百公尺前的樹也別想看得清楚。霧淹沒了一切,到處是一片白茫茫。在模糊朦朧間,景物顯得更加單純,去掉繁復的景深,束時呈現另一種面貌。更多的白佔據了空間,使得空間變得神秘,在濃厚的白霧之後是什麼?一步走近一步景,在霧中我的視覺世界只有一百公尺,於是我被隔離于這無形的罩霧之中,自然在我周圍但我卻如此孤立,我的視覺無用,只有我的想像可以作用。
金山山上的霧季太長了,多年下來,在霧中單純的存在經驗使我內在的視覺經驗改變了,這經驗影響了我後來處理畫面時構圖的思維。留白,而且留很多白,變成我繪畫時一個很重要的情愫,彷彿不如此,不足以貼近我近幾年來的心靈狀態與視覺感受。
單純,與留白一樣重要,就像寧靜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單純,再單純中才能細細品嚼生命的美好,感覺自己心靈的脈動。忙碌的生活是一種消耗,單純的生活使得心靈的能量得以積蓄。在簡單中才能領略豐美,如同一望無際的大海,看去單調實則內藴極豐。蘇東坡曾說:「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唯有單純寧靜可以沈澱人的心靈,得到一種澄明通透,由此心如明鏡,照見五蘊,直抵萬物之根本。最重要的是,再單純的沈靜中,我能感到自己與自然的溝通對話,一種無可言喻的心靈交感使我覺得莫名的欣喜與感動。於是有時寫詩以銘其狀。
(夜)黑夜裡有一個聲音/來自石頭,黑夜裡有一絲微語/來自月光,黑夜裡有一種心情/來自樹影。
(禪夜)遠方黑沈沈的臥佛(註)/在山風裡涅槃/我如這周遭的黝黯/寂趺不動/旋轉的是風/飛舞的是葉/忙碌的是雲/和我對話的是松
((註)從金山看七星山脈峰線如仰躺臥佛之側面,氣象觀測站的圓形建築物正巧是佛的眼珠,故當地人別稱此山為臥佛山。)
在這幾年的山居歲月裡,我領略了為人妻為人母的心情,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之中,所有的有關創作的想法都暫時收藏堆積在心靈的某個角落,向葡萄液等待時間與酵母沈澱轉化為酒,又如蛹蠶居靜待蛻化。
【飲壑】
沿著一條蜿蜒小溪,在樹林間穿梭,時而涉溪,時而撥草,漸次而上的原始鄰,你會懷疑這裡曾有人跡,手腳並用上行400公尺,卻見眼前豁然兩片平地在陽光下溫暖地躺著。
在環山之下一條小溪的兩岸,這小小的山谷早已無人居住,一片荒煙蔓草,曾種水稻的梯田早已床乾成林,但深水仍潺潺,自陽明山脈涵養而下的水不曾停過。這裡就是我們胼手胝足的家,從山頂移居山壑,從寄居到踩在自己的土地上。
從整地開路種植草木到興建農舍,建設家園的時間很長,過程很辛苦,但很甜美。為了建設經費,我的丈夫必需出外賺錢,蓋農舍時只能靠我挑起一切建築雜事,從畫平面圖、監工、、、到搬家,為了使工人瞭解我的設計想法,自己也親自動手一起做,有一次攀爬鷹架不小心踩錯位置,整個人自二樓摔下,但身體的疼痛也是甜美的,因為,一幢結結實實的房子一點一滴的完成,裡面凝合著自己的汗水,多麼踏實的感覺。
溯溪而上,我們在一顆石頭下找到泉水的源頭作為飲用水,我們依賴這條小溪水養魚養蝦種植物以及嬉戲;我愛採山谷中的野菜品味它堅韌的生命力;我愛深谷上方一小片天空無光害的純淨;我愛樹林間各種鳥鳴聲;我愛突然跳要在純前窗外樹上覓食的松鼠的小小驚喜;我愛鄰居的和善------我更愛這裡的隱密自成天地,它使我愛寧靜的心靈得以舒服地適得其所,使我有餘地向自我更深處探尋,然後整理過去幾年的思想經驗,回到我自己的生命軌跡,將累積的能量吞吐出屬於自己的創作。
小孩上學,漲敷在他鄉工作,白天我獨自面對我自己,只有這時候我的角色是我自己,而不是母親或妻子。做我自己的重要性等同於做母親與妻子,我在創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創作是我所有力量的來源,就像愛與性一樣,是原始本能的必然,在我誕生時就在我的身體中存在着。當我遇到任何挫折或憂煩時,是創作的欲念使我有生存的勇氣與力量。
於是----
我創作,因此我存在。
生活有了空間,醖釀許久的內在繪畫衝動開始有機會彙整凝聚,我整理自己的生活累積,也整理了對於水墨創作的想法,在這小小的山谷之中,我生活,我思考,我創作。
這因貧瘠而廢耕水稻的泥土,我在此種下適合它習性的職務,讓植物順著泥土的本性自然成長,不用農藥驅趕蟲子和野草,不施化肥破壞土壤生態,讓蟲子一起吃菜,讓蚯蚓在土裡長大,讓萬物都在此一起熱鬧成長,讓所有生滅自然生滅,於是,該我們的收獲已是那麼心安理得。順勢而為讓土壤自己找到平衡,然後活出自己的生機,圖嚷的回報必不辜負:同品種的蕃薯我們的特別香甜、秋葵更大條更香嫩、木瓜的美味無法言喻----
創作也無法強求,自然地順性而為,發生於不得不然,止息於不得不停,不驕柔造作,不生硬搬弄,總得從自己的內心發出才是踏實、才能長久。
過去幾年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於水墨創作方向的思考,慢慢醖釀出最近的作品。我的生活簡單平凡,繪畫的基調也無甚驚世駭俗,我總認為寧靜平凡使人感到舒坦踏實,像泥土像山,但內斂的生命力卻多樣而有力,涵藏的能量無法測算。當我散步在鄉間----隨手摘取野果野菜、欣賞山脈溫柔的波峰、流水潺潺、農夫安靜而勤奮地耕作、鄰居笑盈盈地堆滿了我兩手她自種的蔬菜、台灣蘭鵲尾成群呼叫著回巢、蛙鳴、雞啼----我感到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有種芳香,這芳香極淡卻悠遠,是一種生命的底藴。而我願歌詠這底藴、這芳香、這平凡。
【繪畫思維】
「To be or not to be?!」
曾經,我的心裡常有兩種聲音對話:一個說會話不是一件必須做的事,一個說不畫寧不活;一個說傳統是你必須背負的使命,一個說丟掉這陰魂不散的鬼東西吧!
在畫與不畫之間猶豫,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擺盪。
猶豫於話語不畫是因曾找不到繪畫最基本的快樂,「盡性而活」是我的人生觀,盡物之性不是任性的性,性是本性。但我是否認識了我自己?我是否認識了藝術?我為何而畫?我是誰?繪畫對我而言有何意義?我畫的是我嗎?或者是別人的影子?如果不是自己,又何必拿著筆瞞自己騙別人?用別人的繪畫語言說自己心裡的話如何能痛快?像穿了不適腳的鞋,路如何走得舒坦!如果我的生命不能與畫的生命貼近,畫與不畫又有什麼要緊?或者不畫還更好些。但不畫卻又如此難受,好似教火山不爆發、教花而不開、教鳥兒不叫。
當我重提畫筆,自己很清楚,如果不對自己誠實就什麼也不要畫,如果沒有由內而外的單純的繪畫喜悅也不必勉強完成。繪畫的動機不必為載道,而是為了不得不然的內在衝動,在過程中得到快樂,在完成後得到解放,個人的生命在自設的儀式中盡性而為、自我完成比什麼都重要。唯有如此,繪畫對我才具意義,也才有去畫的必要。
擺盪於傳統與創新之間是因我不願做一個傻子,緊抱着傳統的各種貴范定律的守墓者與只要新不要根的虛無主義者,在我眼裡都是傻子,所謂中、西、古、今又如何,當自己不是自己藝術的主人時,是中是西是古是今一點意義也沒有,當自己是自己藝術的主人時,是中是西是古是今又有什麼關係。只要能為我所用,完成我的繪畫風格,而不是複製別人的風格語言,任何優點都可吸收參考。
有時進入傳統,有時保持距離;有時擁抱傳統,有時批判傳統;有時想起有時忘記。想起是為了厚實自己的養分,忘記是為了創作的自由。
所以,在進出與擺盪之間,To be or not to be全憑自己,重點是:自己是誰?!是否盡己之性。
繪畫就是為了發掘自己、了解自己、表現自己、解放自己、完成自己,為其能此,繪畫才有意義,創作才有依據。
在多年向內自省探索繪畫的精神過程時,對於表現的形式同樣也一直在摸索實驗著。跳出習慣的窠臼,試圖尋找傳統材質之外的可能性,中國繪畫的世界仍有可以延伸開拓的空白境地。
棉麻布系列作品便嘗試以中國顏料及筆墨畫於裱在板面的棉麻布上,前所未有的創新材質是否能提供水墨表現的另一種可能性?
由於用料與纖維雙重質性的不同,當筆墨在棉布上游走時,所碰觸的感覺與問題便迥異于傳統的宣紙與絹布,這種不同逼使我必須跳出舊有的筆墨習慣,重新找出可以與之配合的用筆用墨的方式。這是一個新的考驗,但也是一個新的視野,從這裡可以探討發掘傳統的筆墨所能發現的另一種面貌。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形式正好與我這幾年的生活心境貼合,於是,我終於可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話,說得盡性、說得舒暢,得到創作的快感與喜悅。
(刊登于個展畫冊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文研究中心刊物2001年水墨畫專輯,頁27-33。).
【 居山 】
1992年,因為結婚,從自小生長的台北城搬到更北的一個漁村小鄉——金山山上,開始過著與雲山海景為鄰的鄉居生活,這個變化非常大,從人聲鼎沸、樓房林立的都市轉換到人煙稀少、墓碑羅列的山頭上,不但離群而且更接近沈默的死亡之境。
一開始居住的房子是金寶山上的一幢古厝,厝前有兩棵松樹、一潭魚池及寬闊的綠色視野,遠方是北海岸連接一汪大海,早晨向左面海迎接晨曦,傍晚向右看山目送夕陽,視野清晰時還可看到九份山城夜燈層層密排閃爍如貴婦胸前成串的豪華鑽鍊。這古厝原本是墓園用來放置骨灰的陳列所,是沒有人願意住的地方,但我的丈夫卻住得挺有滋味的,我住進來之初並不知道這屋子的歷史,因為沒有人敢告訴我,直到住了一陣子之後我才知道,但我並沒有被嚇跑,因為,四周的美景早已遮蓋了陰森的傳說,而我認為能住在那雲霧供養的老房子裡是個福氣。
從視野狹隘的都市搬到一望無際的山與海之間,有一整個山頭供我散步,我更接近自然的各種生命、泥土的力量以及生命的本然,生活與大自然是那麼的貼近,我所有的感動是來自貼身的接觸,而不是文明的資訊,第一次我感到我的存在是那麼地踏實,我呼吸的空氣是那麼的原味。我好像一個新生兒,恣意地品味着我的新生活,一切都那麼新鮮。
曾經在晚上坐在松樹下看夜空的星星,聆聽寧靜:在黃昏躺在石頭上看東方月亮的初光,西邊山那頭太陽還留戀着,整個天空的色彩既暖且冷,融合成一種頗為詭異的氛圍,前方大海與天空相接於海平面,此時不禁吟起陶潛的詩:「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這詩境竟是常常在我的生活中呈現,怎不是一種福氣?
這裡的晨昏寒暖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少了塵囂,多了寧靜安詳,因為與墳墓為鄰,有時我會去探訪一下這些安靜的鄰居,看著這些各自不同的人最後安息之所,然後選一棵樹下靜靜地坐著,想著這些人生前該是何等光景,最後一坏土一方碑。人生忙忙碌碌,最後仍是屬於寂靜、而人之寂靜與自然之寧靜復歸於一,這才是最終的真實。一塊小小的墓地,是最終擁有的一切,而前的所有呢?我抬頭看天上的浮雲每一秒變換着雲姿,來來去去,這裡就屬這雲是最不安份的鄰居了,熙來攘往地像許多人的人生,看似忙碌熱鬧,其實什麼也沒留下,或者什麼也沒帶走。我倒寧願是那些山了,安靜穩重但恆久,平凡包容但實在。
金山位於台灣北端,後靠七星山脈,前鄰野柳岬海岸,每到冬天東北季風吹起,整個金山開始多雨多霧的季節,尤以這片山頭最為嚴重,當雲系厚重地越不過七星山脈,便滯留沈在這塊山頭的凹壑中,久久無法散去。山上被一團迷霧覆蓋,別說遠山遠海的視野,就是一百公尺前的樹也別想看得清楚。霧淹沒了一切,到處是一片白茫茫。在模糊朦朧間,景物顯得更加單純,去掉繁復的景深,束時呈現另一種面貌。更多的白佔據了空間,使得空間變得神秘,在濃厚的白霧之後是什麼?一步走近一步景,在霧中我的視覺世界只有一百公尺,於是我被隔離于這無形的罩霧之中,自然在我周圍但我卻如此孤立,我的視覺無用,只有我的想像可以作用。
金山山上的霧季太長了,多年下來,在霧中單純的存在經驗使我內在的視覺經驗改變了,這經驗影響了我後來處理畫面時構圖的思維。留白,而且留很多白,變成我繪畫時一個很重要的情愫,彷彿不如此,不足以貼近我近幾年來的心靈狀態與視覺感受。
單純,與留白一樣重要,就像寧靜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單純,再單純中才能細細品嚼生命的美好,感覺自己心靈的脈動。忙碌的生活是一種消耗,單純的生活使得心靈的能量得以積蓄。在簡單中才能領略豐美,如同一望無際的大海,看去單調實則內藴極豐。蘇東坡曾說:「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唯有單純寧靜可以沈澱人的心靈,得到一種澄明通透,由此心如明鏡,照見五蘊,直抵萬物之根本。最重要的是,再單純的沈靜中,我能感到自己與自然的溝通對話,一種無可言喻的心靈交感使我覺得莫名的欣喜與感動。於是有時寫詩以銘其狀。
(夜)黑夜裡有一個聲音/來自石頭,黑夜裡有一絲微語/來自月光,黑夜裡有一種心情/來自樹影。
(禪夜)遠方黑沈沈的臥佛(註)/在山風裡涅槃/我如這周遭的黝黯/寂趺不動/旋轉的是風/飛舞的是葉/忙碌的是雲/和我對話的是松
((註)從金山看七星山脈峰線如仰躺臥佛之側面,氣象觀測站的圓形建築物正巧是佛的眼珠,故當地人別稱此山為臥佛山。)
在這幾年的山居歲月裡,我領略了為人妻為人母的心情,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之中,所有的有關創作的想法都暫時收藏堆積在心靈的某個角落,向葡萄液等待時間與酵母沈澱轉化為酒,又如蛹蠶居靜待蛻化。
【飲壑】
沿著一條蜿蜒小溪,在樹林間穿梭,時而涉溪,時而撥草,漸次而上的原始鄰,你會懷疑這裡曾有人跡,手腳並用上行400公尺,卻見眼前豁然兩片平地在陽光下溫暖地躺著。
在環山之下一條小溪的兩岸,這小小的山谷早已無人居住,一片荒煙蔓草,曾種水稻的梯田早已床乾成林,但深水仍潺潺,自陽明山脈涵養而下的水不曾停過。這裡就是我們胼手胝足的家,從山頂移居山壑,從寄居到踩在自己的土地上。
從整地開路種植草木到興建農舍,建設家園的時間很長,過程很辛苦,但很甜美。為了建設經費,我的丈夫必需出外賺錢,蓋農舍時只能靠我挑起一切建築雜事,從畫平面圖、監工、、、到搬家,為了使工人瞭解我的設計想法,自己也親自動手一起做,有一次攀爬鷹架不小心踩錯位置,整個人自二樓摔下,但身體的疼痛也是甜美的,因為,一幢結結實實的房子一點一滴的完成,裡面凝合著自己的汗水,多麼踏實的感覺。
溯溪而上,我們在一顆石頭下找到泉水的源頭作為飲用水,我們依賴這條小溪水養魚養蝦種植物以及嬉戲;我愛採山谷中的野菜品味它堅韌的生命力;我愛深谷上方一小片天空無光害的純淨;我愛樹林間各種鳥鳴聲;我愛突然跳要在純前窗外樹上覓食的松鼠的小小驚喜;我愛鄰居的和善------我更愛這裡的隱密自成天地,它使我愛寧靜的心靈得以舒服地適得其所,使我有餘地向自我更深處探尋,然後整理過去幾年的思想經驗,回到我自己的生命軌跡,將累積的能量吞吐出屬於自己的創作。
小孩上學,漲敷在他鄉工作,白天我獨自面對我自己,只有這時候我的角色是我自己,而不是母親或妻子。做我自己的重要性等同於做母親與妻子,我在創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創作是我所有力量的來源,就像愛與性一樣,是原始本能的必然,在我誕生時就在我的身體中存在着。當我遇到任何挫折或憂煩時,是創作的欲念使我有生存的勇氣與力量。
於是----
我創作,因此我存在。
生活有了空間,醖釀許久的內在繪畫衝動開始有機會彙整凝聚,我整理自己的生活累積,也整理了對於水墨創作的想法,在這小小的山谷之中,我生活,我思考,我創作。
這因貧瘠而廢耕水稻的泥土,我在此種下適合它習性的職務,讓植物順著泥土的本性自然成長,不用農藥驅趕蟲子和野草,不施化肥破壞土壤生態,讓蟲子一起吃菜,讓蚯蚓在土裡長大,讓萬物都在此一起熱鬧成長,讓所有生滅自然生滅,於是,該我們的收獲已是那麼心安理得。順勢而為讓土壤自己找到平衡,然後活出自己的生機,圖嚷的回報必不辜負:同品種的蕃薯我們的特別香甜、秋葵更大條更香嫩、木瓜的美味無法言喻----
創作也無法強求,自然地順性而為,發生於不得不然,止息於不得不停,不驕柔造作,不生硬搬弄,總得從自己的內心發出才是踏實、才能長久。
過去幾年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於水墨創作方向的思考,慢慢醖釀出最近的作品。我的生活簡單平凡,繪畫的基調也無甚驚世駭俗,我總認為寧靜平凡使人感到舒坦踏實,像泥土像山,但內斂的生命力卻多樣而有力,涵藏的能量無法測算。當我散步在鄉間----隨手摘取野果野菜、欣賞山脈溫柔的波峰、流水潺潺、農夫安靜而勤奮地耕作、鄰居笑盈盈地堆滿了我兩手她自種的蔬菜、台灣蘭鵲尾成群呼叫著回巢、蛙鳴、雞啼----我感到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有種芳香,這芳香極淡卻悠遠,是一種生命的底藴。而我願歌詠這底藴、這芳香、這平凡。
【繪畫思維】
「To be or not to be?!」
曾經,我的心裡常有兩種聲音對話:一個說會話不是一件必須做的事,一個說不畫寧不活;一個說傳統是你必須背負的使命,一個說丟掉這陰魂不散的鬼東西吧!
在畫與不畫之間猶豫,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擺盪。
猶豫於話語不畫是因曾找不到繪畫最基本的快樂,「盡性而活」是我的人生觀,盡物之性不是任性的性,性是本性。但我是否認識了我自己?我是否認識了藝術?我為何而畫?我是誰?繪畫對我而言有何意義?我畫的是我嗎?或者是別人的影子?如果不是自己,又何必拿著筆瞞自己騙別人?用別人的繪畫語言說自己心裡的話如何能痛快?像穿了不適腳的鞋,路如何走得舒坦!如果我的生命不能與畫的生命貼近,畫與不畫又有什麼要緊?或者不畫還更好些。但不畫卻又如此難受,好似教火山不爆發、教花而不開、教鳥兒不叫。
當我重提畫筆,自己很清楚,如果不對自己誠實就什麼也不要畫,如果沒有由內而外的單純的繪畫喜悅也不必勉強完成。繪畫的動機不必為載道,而是為了不得不然的內在衝動,在過程中得到快樂,在完成後得到解放,個人的生命在自設的儀式中盡性而為、自我完成比什麼都重要。唯有如此,繪畫對我才具意義,也才有去畫的必要。
擺盪於傳統與創新之間是因我不願做一個傻子,緊抱着傳統的各種貴范定律的守墓者與只要新不要根的虛無主義者,在我眼裡都是傻子,所謂中、西、古、今又如何,當自己不是自己藝術的主人時,是中是西是古是今一點意義也沒有,當自己是自己藝術的主人時,是中是西是古是今又有什麼關係。只要能為我所用,完成我的繪畫風格,而不是複製別人的風格語言,任何優點都可吸收參考。
有時進入傳統,有時保持距離;有時擁抱傳統,有時批判傳統;有時想起有時忘記。想起是為了厚實自己的養分,忘記是為了創作的自由。
所以,在進出與擺盪之間,To be or not to be全憑自己,重點是:自己是誰?!是否盡己之性。
繪畫就是為了發掘自己、了解自己、表現自己、解放自己、完成自己,為其能此,繪畫才有意義,創作才有依據。
在多年向內自省探索繪畫的精神過程時,對於表現的形式同樣也一直在摸索實驗著。跳出習慣的窠臼,試圖尋找傳統材質之外的可能性,中國繪畫的世界仍有可以延伸開拓的空白境地。
棉麻布系列作品便嘗試以中國顏料及筆墨畫於裱在板面的棉麻布上,前所未有的創新材質是否能提供水墨表現的另一種可能性?
由於用料與纖維雙重質性的不同,當筆墨在棉布上游走時,所碰觸的感覺與問題便迥異于傳統的宣紙與絹布,這種不同逼使我必須跳出舊有的筆墨習慣,重新找出可以與之配合的用筆用墨的方式。這是一個新的考驗,但也是一個新的視野,從這裡可以探討發掘傳統的筆墨所能發現的另一種面貌。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形式正好與我這幾年的生活心境貼合,於是,我終於可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話,說得盡性、說得舒暢,得到創作的快感與喜悅。
(刊登于個展畫冊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文研究中心刊物2001年水墨畫專輯,頁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