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兩種呼吸方式─袁慧莉
傳統山水畫中雲霧瀰漫的空濛意境向來與古畫家筆下的墨色與墨性密不可分,在「水」與「墨」的交融下,山林中脫俗而理想的氣息在紙絹上暈染開來,墨得以透紙呼吸。然而,當自然的恬淡靜氣逐漸為工業社會的燥動之氣置換,墨該以何種姿態回應劇烈變遷下的環境現實?
當代水墨畫家袁慧莉向來以其對傳統歷史的覺察和脈絡梳理中,思索創新之路。本次耿畫廊將推出「墨的兩種呼吸方式─袁慧莉個展」,即延續藝術家過往自墨性觀點對現代性的思辯,從日常呼吸的空氣狀態對應於墨的兩種物性。古畫論中講求以墨瀋淋漓表現天地氤氳之象,乃發展出亙古以來以「潤」為主的用墨美學觀點,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產生的焦灼空氣特性時,傳統的潤墨美學卻已顯不合時宜。因此,袁慧莉提出其獨創的「火墨」,作為當今霾霧現象的「燥」氣徵候,與「水墨」展現兩種墨性觀點的對比,將傳統墨性語境與當代社會語境的斷裂進行重構的闡述。 「火墨」源自袁慧莉於2015年冬赴北京時遭遇霧霾紅色警報時的體感震憾,她感到承載中國千年歷史的古老大地,如今卻與古畫中可居可遊的理想山水相去甚遠,也意味著傳統水墨語彙對應當代現狀的不足。於是,她透過燒灼宣紙的焦燥碳灰臨摹傳統山水畫的經典之作,重新置換傳統山水畫的墨性語境。這不僅僅是從墨材物性的形式角度,貼近燥動不安的全球暖化氣候現象,更從論述內容上讓傳統水墨美學語彙轉向。除了平面繪畫的觀念作品,袁慧莉也在此展中帶來「火墨」的行為裝置作品,透過儀式性的現場行為創作與祭祀性的裝置型式,仿若隱喻著當代生存者佇立在古典水墨的勝景灰燼中,對傳統山水語境與時間流移進行唏噓奠祭。 而作為與「火墨」對比的水墨作品,此次將展出《孤山水》與《時間之漬》兩個系列,分別以「孤墨」與「積墨」法呈現水墨畫淡沱淋漓的特質,作為「潤」墨的寫照。《孤山水》的塊狀風格既象徵畫家長年居於山邊海際、多霧空景的金山生活寫照,也象徵台灣島的地理現狀與政治處境。她以簡筆淡墨的「孤墨」手法,表現在霧中呼吸的溼潤氣候與大量留白的空濛畫面,更從不同的材質與技法中探討墨性與物性之間的微妙差異。而《時間之漬》系列則是在長時間千點萬筆、層疊皴染的「積墨」過程中,表現蟬翼熟宣的紙性,亦在不斷堆積墨點的通透交疊中呈現出內在空間狀態。兩個系列均表現似山似石、非山非石、得山復無山的形態與墨韻,以筆墨的簡與繁出入於精神的瞬間與複思、具形與去形的觀照中,藉此,她將「水墨」的墨性形態從自然山川場域轉化為情狀隱喻與物性美學。 袁慧莉貫穿古今與遊走在兩種呼吸之間的差異經驗,依據當代現狀提出墨辯對詰,此次展覽以「霧」與「霾」的消長、「潤」與「燥」的美學、「水墨」與「火墨」之間的對比為主軸,從水墨的物性本質上提煉其內在精神,並藉由水墨材質的物性轉變,提出她對環境變化與生存狀態的觀察與反思。袁慧莉以「水」與「火」的物性元素,從人的生存呼吸狀態正反面地辯證墨性的兩種美學,以「火墨」重新詮釋古典,提出「燥」的墨性美學觀。知名策展人夏可君教授認為袁慧莉的「火墨」「是水墨繪畫在自身枯竭之後的重構」、是「真正現代性的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