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2016朱銘美術館典藏特展展期 02/08/2016 - 01/15/2017
地點 朱銘美術館 第一展覽室 是否有某處地方,為你心之所繫,成為生命中難以忘懷的風景?可能是某處動人的景緻,某處重要人生歷程的場景,某處曾經關懷的場域,某處未曾觸及的夢想,抑或是某處虛構之地。這處地方,也許能與他人產生共鳴,也許對他人微不足道,卻對你具有深刻的意義。朱銘美術館2016年典藏特展《地方》,展出的便是不同藝術家們藉由創作所呈現的個人風景,既著眼於風景中呈現的地方,亦反思風景於藝術家視野中所處的地方,揭示藝術家以某處風景為題材時,所投射的情思。 何謂「地方」?這個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用語,實則沿用已久,指涉範圍極廣,可以是某個抽象或具體的部分、位置或區域,小至個人私密的空間,大至群體的共識歸屬;也成為西方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探究人與其所在地之間的文化關係;更是中國文化中,先民所傳承的對於時空的理解,即「天圓地方」的世界觀。然而又是什麼,使某處成為「地方」?是因為人的存在,他賦予空間意義,使空間成為地方。當人與某處產生情感的依附和連結,某處便成為地方。在藝術領域,風景畫常是對某一地方的描繪,往往被認為僅是對自然世界的客觀再現。然而風景之所以成為風景,正如同地方之所以成為地方,是因為人的存在,並賦予空間某種美學上的凝視。因此以「地方」重探風景議題,為的便是強調人與風景之間的情感關係。 從藝術史的脈絡而言,風景畫的創作動機,以及相應的美學取向,歷經許多的變化,投注了人對於某一地方的情感、記憶或想像,既體現其普遍或獨特的美感,亦可看見當時文化背景的影響,無論是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的視野,或是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想,使得一幅看似單純從自然被選擇和框取為風景畫的作品,除了滿足視覺的美感愉悅之外,還能領略諸多畫外之意,反映人與自然、社會乃至自我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次展覽由本館典藏品中以風景為主題的作品為出發點,從藝術家呈現地方的內外差異,由寫實、懷鄉並且具有明確地點的風景描繪,延伸至向自我內心發想和探索的心象風景,反思風景於藝術家視野中所處的地方,發展出「寫生.鄉愁.在地情」與「想像.凝思.內在性」兩個面向,並邀約台灣當代藝術家中以此為主題的作品參與展出,試圖在經典與當代作品的對話之間展現風景藝術內變與不變之處,表達風景藝術所能涵括的多樣子題,揭示其中的美學內涵與情思意蘊,探究風景藝術之於創作者和欣賞者的內在需求,與其背後複雜的創作動機和觀看方式,以及由此所能展現的觀看視野和美學幅度。 |